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黄河 >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趣爱秀 2021-08-18 23:08:25 原文链接:网络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在洪灾泛滥的古代,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往往会在河边、江边建造镇河宝塔或者镇河神兽。黄河水底就有四只镇河铁牛,每只重达30吨,几乎全部用生铁铸造,历经千年不生锈也不损坏。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到唐开元年间一探究竟。

开元铁牛初铸成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城西,为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唐开元年间,蒲州经济发展迅速,一跃成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当时的兵部尚书向唐明皇上疏,陈述蒲津桥已破败不堪、难承车马重负。唐明皇听后立即降旨,决定在蒲津渡重建新桥,并发动满朝文武出主意、想办法。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群臣集思广益,拿出了三个造桥方案:一是将连舟竹索改为铁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铸铁牛为索桩。开元年间属盛唐时期,冶铁业发达,于是两岸数万民众奉命炼铁铸造,历经苦战后,“开元铁牛”终于铸成。它们分别伏卧于黄河两岸,人们将铁索拴系于其身,连接舟船,蒲津铁索桥第一次将黄河天堑变成通衢大道。

黄河变迁埋河底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元朝初年,蒲津铁索桥被烧毁,蒲津渡口一度荒废,但铁牛仍存。到了明朝,蒲津关发展成进出中原的重要关口,明代皇帝又先后四次利用铁牛建桥,历经百余年,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20世纪40年代,因黄河变迁,铁牛逐渐为泥沙埋没。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1989年8月,永济文物局得到上级的批准,开始针对黄河铁牛进行挖掘,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30吨神器治水患

开元铁牛是蒲津渡遗址最突出、保存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文物。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重约30吨。铁牛分南北两组,前后摆列,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巨型铁牛除了起固定索桥外,还有多种作用。《易经》里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铸铁牛置于河岸,对肆意泛滥的黄河水是一种震慑,象征着拦挡洪水、征服水患,造福于人民。古人讲究阴阳相对,在铸造铁牛的同时,也铸造了四个铁人、七星铁柱。七星柱则代表天(仿天上北斗七星布局)。这样天、地、人全有(铁牛为土,亦即地),囊括宇宙。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称赞铁牛、铁人:“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有实际功能的艺术珍品,是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的典型,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论断 :“浮桥地锚中,以浦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

开元铁牛,是继商司母戊鼎、秦兵马俑铜车马、东汉马踏飞燕之后,人类古代铸造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具有实际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完美典范,是一个辉煌大时代中的荣耀之作。犹如银河中最灿烂的星辰,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中。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我们的先人创造出一批批珍贵的的文物,我们可以从流传下来的这些文物去了解历史。最近这些年,我们在考古成就上取得极大的成就,发掘了很多用现代眼光看起来很逆天的文物,这也让我们感受到华夏文明的灿烂,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500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的悠久历史,从收藏角度可以认知中国文明传承的秘密。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猛犸牙 | 巨灵神

中国艺术收藏从史前人们收集穿孔贝壳开始,历时商、周、汉、魏、晋、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中国收藏文化观念和潮流一直在演变,从收藏家、经纪人、创作者到市场、文化环境。华美绝伦的中国艺术,包括玉器、青铜器、绘画、书法、碑帖、瓷器,跃然纸上,极具审美和收藏价值。这些流散于世界各地。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海南黄花梨 | 牛气冲天

去的故宫的人都为故宫的收藏所惊叹,因为故宫的收藏简直太多了,并且都是非常珍贵的,除了当年的清宫旧藏之外,还有历年考古发掘的文常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国民族的历史瑰宝,这些藏品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

唐代《五牛图》《明孝端皇后凤冠》《乾隆帝田黄三联玺》

人们常说”盛世收藏”,其实,收藏活动一直都是不间断进行的,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收藏活动也没有停止过。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人就在中华大地上搜掠了大量的文物,著名的司母戊方鼎就是河南安阳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保存起来,现存放在国家博物馆内,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司母戊方鼎》

那么人们为什么热衷于收藏活动呢?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物质文化的需求以后,人们逐步转向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很多艺术品既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又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最佳载体。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老山檀香水波纹 | 2.0x108颗念珠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便对以往包含历史记忆的文物产生了敝帚自珍的爱恋心态,收藏活动便水到渠成地成为主流社会记载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形式。有文字记载以来,古董都被视为珍宝,成为人们收藏的对象。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黄花梨白皮巧雕 | 刘海戏金蟾

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收藏,是因为藏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是人类利用聪明才智加工创造的富有智慧的艺术品或者实用器物,或是某一个时期特有的产物,寄托了人们那个时期文化、生活水平的怀念或者反思。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清乾隆 | 紫檀嵌景泰蓝福寿纹挂屏

通过收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美学水平,增长历史文化知识,还能把多余的资金通过收藏有价值的藏品起到保值升值的作用。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清代 | 田黄冻石蝠云纹印章

收集到极致,想必就是一场循环。到那时,拥有不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热爱和品味,为了同物进行对话,也为了给自己和世界一份厚礼而已。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和田玉老料碧玉 | 弥勒佛手持念珠

一位网友说,“功夫花在一处,不是高人,也是妙人。”

这句话实在概括了收集与收藏的真谛。从兴趣发起,是收集。将“集”发挥到极致,是收藏。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收藏的价值不仅仅在事物和自身上,也关乎了一个时代。

黄河惊现30吨镇河铁牛,历经千年不锈不坏

和田玉冰底翠青老坑料 | 平安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