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皇帝 > 李后主 >

诗人皇帝——李后主亡国

趣爱秀 2021-08-17 22:10:14 原文链接:网络

宋大祖稳定了内政,将国家的权力集于一身后,便开始做统一中国的打算。当时,五代时期的“十国”,留下来在北方割据的有北汉,在南方割据的还有南唐、南平、南汉、吴越、后蜀等。要统一全国,该先从哪里下手呢?宋太祖越想思绪越乱。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赵普正在家里烤火取暖,宋太祖找上门来。赵普连忙请宋太祖进屋,拨红了炭火,在炭火上炖上肉,叫仆人拿出酒来招待。宋太祖此行正是为了与赵普商量如何一统全国。

这一夜,宋太祖和赵普决定了先攻灭南方,后平定北方的计划。在随后的10年里、宋王朝先后出兵灭了南平、后蜀、南汉。这样,南方只剩下南唐和吴越两个割据的政权了。

南唐偏安江南,社会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都十分爱好填词,他们不仅写艳情而且抒真情,既有对好景不长、人生易逝的喟叹,也有深沉的故国之恋和亡国之痛。其中,李煜(公元937~978年)的创作独步当时,成为文学史上卓尔不群的杰出词人。

李后主是一位九五之尊的帝王,也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书法、绘画、音乐无所不精。当他即位称帝的时候,国家已岌岌可危,他在对北宋的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的生活,这一期间他依然是纵情声色,侈陈游宴。

诗人皇帝——李后主亡国

公元974年农历九月,宋太祖派大将曹彬、潘美带领1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攻打南唐。

宋军到了长江边,马上用竹筏和大船赶造浮桥。这个消息传到南唐的国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南唐君臣正在歌舞饮宴。李后主问周围大臣该怎么办,大臣说:“从古至今,没听说搭浮桥过江的,不必理会!”

诗人皇帝——李后主亡国

后主边笑边说:“我早说过这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罢了。”

3天后,宋军搭好浮桥,潘美的步兵在浮桥上如履平地,跨过长江。南唐的守将抵挡不住,败的败,降的降。10万宋军转瞬间就打到金陵城边。

那时候,李后主正在宫里跟一批和尚道士诵经讲道、宋军到了城外,他还一无所知呢。等他到城头上巡视,才发现城外到处飘扬着宋军旗帜。

诗人皇帝——李后主亡国

李后主连忙调动驻守上江的15万大军来救。救兵刚到了皖口,便遭到宋军的两路夹攻,南唐军全军覆没。李后主叫人在宫里堆了柴草,准备放火自焚,但是最终胆怯了,后来带着大臣出宫门,向曹彬投降。李后主被押到东京,过着囚徒的生活。两年以后,在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他在寓所让旧日宫妓作乐,唱他新作的《虞美人》一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首饱含亡国之泪的绝望悲歌,词人的一腔悲慨之情,如出峡奔海的滔滔江水,永无止息。凄婉的乐声传到外面,宋太宗赵光义听到后大怒,就派人把他毒死了。

李煜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前后期的词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前期的词写对于宫廷生活的迷恋,不外是红香绿玉那一套,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这些词读起来让人满不是滋味。他的第一首真正好词,应该是作于亡国北去、辞别庙堂之际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泻在他的词里。除了那首给他带来死亡的《虞美人》之外,他还写有《子夜歌·牛秋恨何能免》《清平乐.别来春半》《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望江南·多少恨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等许多名作。他在这些作品中,念念不忘的是往日栏玉砌的生活,同时沉浸在绵绵长愁里。请看《相见欢》一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个被幽杰的人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孤独与寂寞。身处西楼,举头望月如钩的残月,淡淡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如此凄清的景象,人何以堪?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只剩下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地缠绕着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这种愁,是回忆?是伤感?是忧虑?言语已经无法说清,唯有自己慢慢地咀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