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锦帆游侠
对于鲜卑的起源以及在曹魏时期的故事,之前在《太康之治》的第十节已经讲述过。
而到了晋王朝建立不久的咸宁三年(公元277年),统领拓跋鲜卑五十八年的老首领拓跋力微去世了。
拓跋力微最为得力的儿子拓跋沙漠汗被卫瓘所使的反间计所杀,而伴随着拓跋力微的死亡,他的另一个儿子拓跋悉鹿即位,拓跋部主导的部落联盟也宣告了结束。
因为部落联盟其实并不能算一个国家,拓跋力微对加入联盟的各个部落也并没有约束力。在部落联盟中,大家抱团在一起,无非是求个人多力量大,有钱大家赚,谁也不比谁高贵。推举拓跋力微当部落首领,只是让最强的部落多出人出力,大家推举他当话事人,分钱的时候多分点。而一旦大家认为你开始衰弱,踩你的时候也会多踩两脚,好给自己的部众多捞一点。
这种联盟的维系十分脆弱,任何外力因素干扰都会导致联盟的土崩瓦解。而拓跋部新继任的首领拓跋悉鹿并没有拓跋力微那样强的能力融合部众,部落联盟中原本附属的各个部落便纷纷脱离,要么自我发展,要么去投奔其他的部落联盟以寻找更好的出路,部落联盟就这样完蛋了。
拓跋悉鹿死后,首领的位置交给了他最小的弟弟拓跋绰。
顺便一提,和封建君主的嫡长子继承制不一样,在草原部落中,由于部众们常年过着刀尖舔血的生活,为了部落的稳定和凝聚力,部落的大人们在选新首领的考虑上,第一项要素便是年龄。
如果首领没有成年而有担当力的儿子继承位置,便交由首领的弟弟来继承。
不管是选弟弟还是选儿子,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情况下,如果符合年龄的新首领的人选有多个怎么办?
那就比各自老妈家里的实力。
因为首领妻子的娘家大多有强大的部族背景,娘家人对拓跋部的支持也十分有力,在合适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操控部落的事务,决定新首领的人选。首领们大多不止一个妻子,而不同的妻子又来自不同的部族,支持的也自然是不同的新首领,后来拓跋部也因此要被迫陷入一场又一场的内乱之中。
母后势力对拓跋部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北魏时期,最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为了解决这一现象,便建立了“子贵母死”的制度,不过这已经是后文了。
回到新首领拓跋绰这里,相对哥哥而言,他颇有些作为,在任上逐渐将部落联盟又慢慢捏合起来。之后,他得知了一个消息:东边的宇文部首领宇文莫槐刚被暗杀,位置交由首领的弟弟宇文普拔继承,而新任首领的儿子宇文丘不勤尚未婚娶,自己正好有一个适龄的女儿。
如果能和宇文部联姻,未来宇文丘不勤若是成为新的首领,不仅他会帮一把老丈人,拓跋部也能因此在宇文部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于是拓跋绰将女儿嫁给了宇文丘不勤,和宇文部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但不久之后,拓跋绰就原因不明地死去,将首领的位置传给了侄子,也即拓跋沙漠汗的小儿子拓跋弗,这场联姻也就没能达成一开始预想的效果。
究竟宇文部有什么样的势力,能让拓跋部首领高看一眼呢?
宇文部曾经是草原上匈奴核心氏族以外的一个部落,后来它参与到匈奴部落联盟中,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
从宇文部的风俗,便可以看到这支部落受到匈奴人的影响:其他的鲜卑部落大多留着类似“脏辫”的小辫子,但宇文部和匈奴人类似,将头顶的一部分头发留下作为首饰,其余的全部剃除,发型的差异十分明显。宇文部的妇女也是穿着连身的长袄,和下半身穿长裙的汉人大为不同。这支部落平素以打猎为生,擅长以鸟头做毒药猎取动物,战斗力也十分强悍。
[1]类似鲜卑人的脏辫
[2]宇文部发型
到了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西迁后,宇文部又参加了檀石槐的鲜卑大联盟,成为了鲜卑汗国中的东部大人,在此过程中,宇文部中融入了许多鲜卑人,逐渐开始鲜卑化。
后来,宇文部参与了拓跋力微组成的鲜卑部落联盟,在拓跋力微死后,宇文部便离开部落联盟东迁到辽西地区的柳城,成为了东部鲜卑之一。
晋朝建立时,时任的宇文部首领宇文莫槐因为性格暴戾,经常虐待部下,被部下所暗杀,他的弟弟宇文普拔为新任首领,宇文丘不勤和拓跋部的联姻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而这位宇文丘不勤和拓跋部的女子所生下的儿子,正是日后让宇文部成为东部鲜卑最强盛的部落的首领——宇文莫圭。
东部鲜卑的另外两部是段部和慕容部。段部鲜卑的第一任首领段日陆眷是乌桓部首领库辱官的奴隶。他的起家是一段颇有味道的故事,在此要给大家一个高能预警。
(此处高能预警,建议吃饭的暂时躲避)
[3]高能预警
《魏书》中的原文是:诸大人集会幽州,皆持唾壶,唯库辱官独无,乃唾日陆眷口中。日陆眷因咽之,西向拜天曰:“愿便主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
不知道乌桓首领的这口痰是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段日陆眷很快迎来了自己的机遇:不久后渔阳发生了饥荒,库辱官觉得为段日陆眷忠心耿耿,身强体壮,就让他带一部分部众到辽西的阳乐一带抢钱、抢粮、抢娘们。段日陆眷在那里招纳流亡者,逐渐壮大了起来。这支部落除了主体的鲜卑人之外,还吸纳了乌桓、匈奴和一部分汉人,形成了初期的段部鲜卑。后来,段部鲜卑逐渐成为了辽西最强大的部落,连幽州都督王浚都将女儿嫁给段部的首领段务目尘,并封他为辽西公,成为王浚手中的强大军事力量。
相比出身低微的段部首领,慕容部的先祖出身就要高贵多了。檀石槐下属的三部鲜卑中的中部,有一位大人叫作慕容,后来到了曹魏初年,这一系的首领莫护跋因为随同司马懿征讨公孙渊立下功劳,在昌黎棘城建国,便将家族的姓氏改为了“慕容”,这就是慕容部的由来。
莫护跋死后,首领的位置传给了儿子慕容木延,而后又传到了慕容木延的儿子慕容涉归的手中。慕容涉归归附中原王朝,帮助朝廷保全了边塞的重镇柳城,被朝廷封为鲜卑单于,将根据地迁徙到了辽东郡以北,开始了汉化的过程。
太康二年十月,膨胀起来的慕容涉归开始率军攻击晋王朝所属的昌黎郡,五个月后,慕容涉归被安北将军严询击败,部众被斩杀及俘虏的就有近万人。
除开和晋王朝的交战,慕容涉归也在此时和宇文部开始交恶,两个部落逐渐成为了宿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的互相争斗。
不久后,慕容涉归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他打算效仿嫡长子继承制,将主要的部众交由嫡长子慕容廆统率,另外分出七百户交给庶长子慕容吐谷浑。
慕容廆确实对得起父亲的偏爱,他年少时就凸显出了美男子的气质,身材魁梧,容貌俊美,八尺的身高让他在人群中显得特别出众。少年慕容廆曾经去拜会过被贬为幽州刺史的张华,张华一见到他便双眼放光,对他说:“你成人之后,必将成为顺应天意诞生的人才,匡救时难。”接着,张华将自己的头巾和簪子赠送给了慕容廆,和他结为了忘年交。
但按草原上的规矩,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都有希望成为慕容部未来的首领,他们自然也容不得两雄并立,慕容廆便找到了一个机会向慕容吐谷浑发难。
他借口放马时,慕容吐谷浑的马将慕容廆一方的马弄伤,责备慕容吐谷浑没有看管好自己的马。
慕容吐谷浑其实十分明白慕容廆是借题发挥,为了避免部众的分裂,也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他带着自己的部众向西而行直到到凉州一带,在今天的青海建立了吐谷浑。
[4]吐谷浑西迁示意图
第二年,慕容涉归便去世了。但慕容廆并没有得到首领的位置,他的叔叔慕容耐夺去了首领之位,还企图干掉慕容廆,慕容廆只得逃亡到别处避祸。直到两年后,慕容部的部众杀掉慕容耐,慕容廆才成为了单于。
这只是慕容廆所遇上第一个的波折,未来,他还将面对更多的坎坷,并一个个跨越过去。
东部鲜卑的三支主要部落各有自己的特色:宇文部是匈奴和鲜卑的融合,文化习俗别具一格;段部则由于首领出身不高,部众吸纳了许多底层胡人的特点,胡化十分明显;而慕容部则由于出身高贵,和中原王朝经常打交道,因而汉化进程开始也最早,他们在西晋初期一直在互相征伐,而在此时,他们的邻居拓跋部又面临着新的问题。
[5]东部鲜卑图
拓跋弗死后,新任首领也即拓跋力微的儿子拓跋禄官发现,首领的位置并不是那么好坐。首先,部众们散居在广袤大漠的不同地方,要发号施令实在是不方便。另外,他的侄子,也即拓跋沙漠汗的嫡长子拓跋猗(yī)迤(yǐ)与嫡子拓跋猗卢其实也有资格成为首领,他们各自也拥有一支不小的力量,这支力量显然也不是拓跋禄官所能控制的。
直白一点说就是,拓跋禄官之所以当上了首领,只是由于部落不搞嫡长子继承制,他才有了机会,而如果他想管控两个侄子的领地,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为了部落联盟的团结起见,也为了方便拓跋部的进一步扩张,拓跋禄官决定将部落一分为三。东部由拓跋禄官亲自统率,在上谷北,濡源以西定居,东边和宇文部接壤,领土都位于塞外;中部则由拓跋猗迤统领,在代郡参合陂以北接近平城的地方定居,此时的平城还是一片原野,并没有建成后来的城塞;西部由拓跋猗卢率领,在盛乐故城周围活动,拓跋猗迤和拓跋猗卢掌控的领地也基本是拓跋鲜卑的传统控制中心。
靠着将部落一分为三,拓跋部非但没有走向衰弱,反而由于分散管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拓跋部的势力范围也获得了空前的扩大,而三部鲜卑也分别展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拓跋东部的领地周围包含着许多不同的部族,其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乌桓部,此外还有各部鲜卑以及杂居贸易的汉人。这许多部落比邻而居,也就非常容易互相影响。再加上鲜卑和乌桓原本的语言习俗就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拓跋部之前又和宇文部进行了联姻,这更方便了东部的部众们进一步融入了当地的各个部落之中,可以说,东部是拓跋部用以和其他部落与文明沟通的纽带所在。
拓跋中部的领地也包含着乌桓的部众,他们在此起彼伏的实力增长中互相渗透,互相包容,逐渐走向了融合,在之后的许多军事行动中,拓跋部的军队中一直都有着乌桓人的影子。
而拓跋西部靠近阴山草原,拓跋部的历任首领妻子兰氏一系也植根于此,具有绝佳的战略纵深空间,因而也是拓跋部的根本所在,也是西部能够在三部中维持举足轻重地位的基础。相对东部和中部,西部最为有利的条件是,他们将领地周围的其他部落牢牢控制在了手中,唯一不服的部落被他们赶到了黄河以西的朔方,这支部落还将在之后的故事中和拓跋部上演更多的爱恨情仇,他的名字叫——铁弗部。
做个总结就是,东部和乌桓、宇文、慕容等部落相邻,融合而又游离;中部则和乌桓共生互动,活跃而又进取;西部是拓跋的根基所在,持重而又保守。拓跋分成三部,不仅避免了内部的权力之争,也让三部首领们对部众的控制大大增强。之后拓跋部合三为一,进一步吸收了三部的特点,走上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6]拓跋三部
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拓跋部就不可能永远当一个游牧部落,他们必须趁着周边局势还不错的机会,逐步将重心向东推进,接近更为发达的农业地区。
所谓的周边局势还不错,是指晋王朝“八王之乱”正始。西部的首领拓跋猗卢趁机出并州,将部落中的一部分杂胡迁徙到云中、五原、朔方一带更靠近中原的区域,并向西渡河击败匈奴、乌桓诸部,吸纳了大量人口,并迫使晋王朝承认了他们所扩张的地盘,确立了新的边界。这也是拓跋部迈出的走向中原的第一步。
[7]拓跋猗卢扩张图
为了进一步扩大拓跋部的影响力,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拓跋三部的首领们决定为二十年前被杀害的拓跋沙漠汗以及他的妻子封氏改葬,为他们确立更高的地位。
此时,拓跋三部的实力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拓跋禄官所统率的东部面临着宇文部的新任首领宇文莫圭的强大压力,宇文部此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部族政权,不断向周边扩张领土,拓跋禄官不得不依附于宇文部,将女儿嫁给宇文莫圭的儿子,以求能保全自己的领地不被过度侵占。
相对而言,拓跋猗迤的发展就顺利多了,他的周边没有强大的敌人,周边可供掠夺的领地也较为富裕,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他也逐渐成为了拓跋部的最高领导人。
举办这次改葬大会,不仅是为拓跋猗迤兄弟的父母争取相应的地位,也是为了继承他们汉化颇深的父亲拓跋沙漠汗的遗志,开始实施经略中原的战略方针。
更进一步而言,这是对拓跋猗迤的首领地位的宣称,也是展现他对大漠以南各个部落的领导权,以让周边的部落得以臣服。
此外,拓跋猗迤兄弟还暗藏着另一层心思:还可以趁此机会确立父亲拓跋沙漠汗这一系在拓跋部落联盟中的权威地位,方便以后让汗位得以在沙漠汗一系的子孙中传承下去,消除非沙漠汗一系的其他拓跋力微的后人对汗位的影响力。
除开拓跋部的部众之外,中原王朝也十分重视这次改葬活动,冀州都督司马颖、并州刺史司马腾以及河间王司马颙都派出了使者参加此次大会,以便和拓跋部建立密切的关系,方便以后的互相利用。
在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年,拓跋猗迤就开始了对父亲沙漠汗遗志的贯彻,从代郡参合陂以北的驻地出发,踏上了历时五年的西征之旅。在征途中,他征服了三十多个部落,大大扩张了拓跋部的领地,甚至一度到达了乌孙国。
在征讨的过程中,拓跋部的人口也极大得到了丰富,包括于阗王族的尉迟氏、西部的步鹿根、费连、独孤浑等姓氏纷纷充实到了拓跋部的人口中。
而西征完毕的拓跋部,便摩拳擦掌准备着南下向中原进一步发展了,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正是建立了政权的匈奴单于——刘渊。
参考资料
[1]房玄龄(唐)等·《晋书》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3]崔鸿(北魏)·《十六国春秋》
[4]司马光(宋)·《资治通鉴》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6]魏收(北齐)·《魏书》
[7]田余庆·《拓跋史探》
[8]张金龙·《北魏政治史》
[9]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