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多尔衮 >

多尔衮被顺治皇帝鞭尸,是因为孝庄太后吗?

趣爱秀 2021-05-04 20:55:20 原文链接:网络

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在他死后,命运给了他以应得的惩罚!

 

这是正在北京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对多尔衮死后被鞭尸的描述。下令鞭尸的,正是刚刚亲政不久的大清第三位皇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是什么样的仇恨,让当时只有13岁的顺治帝,下令将扶植自己上位的多尔衮掘坟鞭尸?真的只是因为摄政王多尔衮,生前欺凌孝庄皇后和福临他们孤儿寡母?

皇室之间的矛盾,永远没有那么简单!

战功赫赫的多尔衮

多尔衮是努尔哈齐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多尔衮15岁时,努尔哈齐去世,母亲阿巴亥被迫殉葬,和他一母同胞的,还有阿济格和多铎。

多尔衮17岁时(1628年),便跟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哈察尔部大获全胜,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就是聪明机警的意思。

崇祯八年(1635年),24岁的多尔衮率军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获得元朝传国玉玺,这让皇太极称帝有了依据,加速了清王朝的建立。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已经是睿亲王的多尔衮,以“奉命大将军”的名号南征明朝。略西山、破济南,往返扫荡数千里,一共攻陷城池36座,招降6座,克敌17阵,俘获人畜26万。

崇祯十四年到十五年间(1641年~1642年),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率领十万大军向辽东发起猛烈攻击。在皇太极的增员下,清军大获全胜,辽东地区全属大清,明军退出山海关。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战功赫赫,在清廷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尔衮兄弟掌握了清廷八旗中的正白旗与镶白旗,拥有65个牛录。八旗一共有210个牛录,多尔衮兄弟就占了将近31%,多尔衮权力之大可想而知,这也是他能够争取皇权的主要底牌。

 

多尔衮争夺皇位不成,无奈之下扶植爱新觉罗•福临为皇帝

1643年9月9日,皇太极突然薨逝,大清朝面临第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因为皇太极生前,没能来得及确立皇位继承人。

皇太极的兄弟们展开了皇位继承人人选的较量与争夺。如果按照明朝子承父业的继承方式,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是法定继承人,豪格是一位战功显赫的猛将,而且是唯一一位年龄超过16周岁的皇子。

但是皇太极一直不喜欢豪格,甚至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几番剥夺豪格亲王的头衔,这是贝勒中的最高爵位。最主要的是,豪格并没有自己的军事势力,八旗中没有一旗是由他控制的,豪格不得不寻求那些效忠皇太极的将军们的支持。再加上当时的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的先例,于是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选择皇位继承人的唯一方式。

在努尔哈齐还活着的儿子们当中,代善是资格最老、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使命。

会议召开之前,多尔衮向三官庙的满族官员征询意见,询问皇位继承人的合法性问题,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必须由皇太极的儿子们即位,这成了阻碍多尔衮即位的重大障碍。加上索尼等人的斡旋,这些由皇太极任命的官员,一致要求由皇太极的儿子们继承皇位。

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八大臣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阿济格和多铎最先支持多尔衮即位,但是多尔衮知道皇太极的心腹们会反对,便拒绝了。

 

多尔衮推辞后,阿济格表示自己也有资格即位,但是多尔衮指出,大学士们和两黄旗护军主张立先帝的儿子为新帝,豪格最有资格即位。

阿济格又提出让代善继承大统,代善以年龄太大为由拒绝,但同时提出,既然多尔衮不答应即位,那么就应该让先帝的一位幼子继承皇位。

这场争议看起来有点乱,但是稍微捋一下其实很简单。其实是两大势力在争皇位,从实力上看,多尔衮最有资格,但从子承父业的角度来看,豪格最具资格。

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会议最终选择了一位同时兼顾双方意见的皇位继承人——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辅政王。这样既满足了由先帝儿子即位的要求,又保证了多尔衮的权势。

所以顺治皇帝能够继承皇位,完全是各方势力僵持不下,被迫互相妥协的结果,这注定了福临在多尔衮逝世之前,只能做一位傀儡皇帝。

 

大权在握的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同意扶植福临为皇帝,其实是考虑了当时大清与明朝的局势,在入关中原之前,多尔衮不想因为皇权之争,而导致大清严重内耗。

多尔衮需要团结希福、刚林这样满汉兼通的大臣,更需要索尼和内三官的辅佐,而这些大臣都是支持立皇太极儿子为新帝的势力。所以多尔衮在皇太极驾崩后,没有争夺皇位,是体现了他大局观一面的。

但是大清入关之后,多尔衮对权力的欲望开始膨胀,逐渐成为大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顺治帝即位之初,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辅政王,索尼等人仍然支持豪格,当时的多尔衮还无法做到一手遮天。

最先挑战多尔衮辅政大权的是豪格。在剿灭张献忠的战役中,豪格作为主帅,在前锋营和护军营中,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而对多尔衮的支持者、属于多尔衮白旗成员的苏拜,没能委以重任,这被认为是挑战多尔衮的权威。

1648年2月25日,少年天子顺治皇帝以及王公大臣,在宫内设宴为豪格剿灭张献忠庆功。但是在一个多月之后,豪格就被幽禁起来,理由就是前面所说的挑战多尔衮的权威。

这个理由只是个借口,豪格真正的罪名是:通过破坏手下将领共议的制度,在要职上安插党羽以强化自己作为大将军的地位。

其实多尔衮早已经觉察到以豪格为核心的势力,包括济尔哈朗、索尼等人在内的,拥护皇太极儿子的支持者们,已经开始反抗多尔衮的辅政大权。

多尔衮借着打击豪格的机会,将济尔哈朗以及两黄旗中坚持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的大臣们,一并牵扯进去。

这场风波的结果是:济尔哈朗被免去辅政叔王之职,索尼被革去御前一等侍卫之职,并被派去守祖陵。鳌拜等人或被罚银,或被没收财产。多尔衮的弟弟多铎被任命为辅政王,正蓝旗也成为多尔衮的势力。

在这风波迭起的一星期结束前,多尔衮进行了人事调整,并布置对江西金声桓的新攻势。谭泰被任命为正黄旗固山额真、平南大将军,何洛会从满洲正黄旗调到镶白旗担任固山额真,作战时担当谭泰的副手。他们出征时,豪格已经病死狱中。

在多尔衮权势的不断扩大过程中,顺治皇帝对多尔衮的称呼也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最后演变成“皇父摄政王”。

至此,多尔衮已经完全控制整个大清皇室的权力。

 

多尔衮之死以及对多尔衮势力的大清算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九日,摄政王多尔衮在边外打猎途中,突然从马上坠落,身体摔伤,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时年三十九岁。

十二月十三日,顺治帝得知皇父摄政王多尔衮逝世的消息后,下诏书要求全国臣民“易服举哀”。多尔衮的灵柩运回北京时,顺治帝率领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更易缟服,来到东直门外五里迎接。

顺治帝发下《摄政王多尔衮薨逝诏书》,称赞多尔衮“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二十五日,顺治帝再次追封已故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多尔衮之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顺治皇帝开始了自己的亲政。

多尔衮死后,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健在的只有阿济格和巴布泰,皇太极时期的八旗旗主中,也只有济尔哈朗还活着。此时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只能由阿济格和济尔哈朗来主持,毕竟顺治帝还是个13岁的“孩子”。

但是多尔衮死后一个月,阿济格就因为阴谋作乱而被下狱。阿济格死后,无论是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还是多铎的儿子多尼,亦或身为理政三王的济尔哈朗,都没有能力继承多尔衮的摄政之位。

拥护顺治帝的新的议政大臣、正白旗的苏克哈萨,开始反对多尔衮一派,吴拜、苏拜两兄弟被削爵夺官,多尔衮的摄政也逐渐成为不光彩之事。时任镶白旗固山额真的何洛会,因摄政时期共谋抬升多尔衮的地位而被处死。

1651年年底,阿济格在狱中被逼自尽,由努尔哈赤的孙子组成的理政三王也解散了,不到一年,三人和前大将军勒克德浑也相继去世。鳌拜、索尼、苏克萨哈以及支持豪格的遏必隆处于新的权力核心,多尔衮的势力被彻底清除,年轻的顺治皇帝大权在握。

 

但是亲政的顺治皇帝,对多尔衮的仇恨没有止于清算,清除多尔衮的政治势力,还是无法满足顺治皇帝对仇恨的发泄。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给了“皇父摄政王”最高规格的葬礼。然而在多尔衮下葬不到一个月,顺治皇帝就命人掘坟鞭尸,将多尔衮的头颅砍下悬挂城门。顺治帝还削除了多尔衮极其母亲、妻子的一切封号,没收所有的财产。

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让顺治帝对自己的“皇父摄政王”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掘坟鞭尸是对死者最严厉的一种侮辱和处罚!

归纳起来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

1、对多尔衮掘坟鞭尸,是顺治皇帝的政治行为,是为了巩固皇权

前面已经提到多尔衮死后,对多尔衮势力的大清算。最早发起反抗的虽然是苏克萨哈等人,但事件的背后必然有顺治皇帝的支持。如果没有顺治的默许,又有谁敢对“皇父摄政王”下手。

顺治皇帝将多尔衮掘坟鞭尸,正是向世人表明了他的态度,这让反对多尔衮的势力,可以毫无顾虑的对多尔衮进行大清算。

而清算结束后的最大受益者,非顺治皇帝莫属,所以这是顺治的政治行为,也是顺治鞭尸多尔衮的主要原因。

2、顺治皇帝对多尔衮打压并杀害豪格怀恨在心

皇太极驾崩后,豪格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多尔衮辅政时,豪格也是对抗多尔衮势力的主要力量。

从政治派别上看,豪格是皇太极儿子们的一派,也就是跟顺治皇帝是一波的。从私人感情上,豪格是顺治帝福临的哥哥。多尔衮不仅杀害了豪格,还霸占了豪格的妻子。

多尔衮打压并杀害豪格,就是在打压顺治皇帝的势力,而且杀兄霸嫂之仇,不共戴天。

 

3、顺治皇帝生母孝庄太后,委身下嫁多尔衮,让顺治帝遭受奇耻大辱

关于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关系,史学家们观点不一,没有定论。

有观点认为孝庄太后的确下嫁了多尔衮,因为当时社会上流传出多尔衮与皇太后举行婚礼的传言。有江南诗人张煌言的诗句作证: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清朝野史大观》、古稀老人的《多尔衮轶事》、蒋良骐的《东华录》等,都有太后下嫁的记载。而且从建州女真族“妻寡嫂”的风俗,多尔衮纳皇太极的永福宫庄妃也没什么不妥。而且孝庄太后为了稳住多尔衮,避免多尔衮权势野心膨胀,危机顺治皇位,也有可能委身下嫁。

顺治对多尔衮的称呼,由“摄政王”变成“皇叔摄政王”,最后演变为“皇父摄政王”。这是摆明了向世人承认,顺治的帝位,是多尔衮给的,而且大清朝廷,多尔衮说了算。

多尔衮这种欺负顺治孤儿寡母的行为,对年幼的顺治造成内心无法磨灭的伤害,仇恨的种子也在顺治心中生根。

 

其实顺治帝对多尔衮的仇恨在多尔衮生前就已经体现出来。顺治七年,也就是多尔衮出意外那年,七多尔衮七月时就已经身患疾病,卧病在床的多尔衮抱怨福临不来探视。

按理说多尔衮身为“皇父摄政王”,相当于顺治帝的父皇,老爹生病了,儿子理应探望。但是锡翰等人“散遣皇上侍卫大臣等,径送圣躬至睿王处”,也就是说福临是被迫探望多尔衮的。这说明顺治是非常反感多尔衮的,而且不愿意承认多尔衮“皇父”的身份。

所以说,顺治皇帝下令鞭尸多尔衮,跟孝庄太后被迫下嫁,是有很大关系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结语

多尔衮生前的荣耀,在顺治皇帝下令掘坟鞭尸的那一刻,已经消失殆尽。就像意大利传教士说的那样,“这种惩罚被中国人认为是最严厉的”!

但是多尔衮的功绩不会因为坟墓被挖掘,尸体被鞭打而被忽略。

多尔衮能以大局为重,没让皇太极死后的混乱局面出现;他带领清军入关,立下汗马功劳;击败明朝后,又迅速稳定阵脚,追击农民军,统一中国南方;收降明朝旧臣,建立政治制度;多尔衮为清朝后来的繁荣统一,奠定了基础。

至于多尔衮被顺治鞭尸的原因,孝庄太后下嫁只是其中一个,真正深层意义上的理由,还是顺治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