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1937年8月12日清晨,上海闸北区的居民一觉醒来,发现街道上全是军服辉煌的国军士兵,他们威风凛凛如同神兵天降,市民们一下子惊呆了。
国军开进闸北后,上海市民的心情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国军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忧”的是,大战在所难免,届时生灵涂炭,祸及己身。
就在当日,成千上万的百姓携家带口从闸北区涌进了公共租界,正如时人所描述的:
“白渡桥上的人,拥挤得如钱塘江的怒潮,奔腾澎湃地在寻求出路。
那时,地上婴儿的哭声,行走迟缓的老弱的男女,被压在地下的呼救音,呼儿唤女的悲啼音……这一切的声音,震动天地,惨澈心脾。”
视线回到1932年。当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由此爆发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但令人气愤的是,在事后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中,上海及邻近地区被划为和平区,中国军队不得驻扎而只能由保安团队与警察维持地方秩序。
上海是中国的国土,本国的军队不准入驻而日军却可以驻扎虹口,黄浦江中也有大量的日本军舰来回巡弋,此情此景,岂不气煞国人?
而在1937年8月12日这天的清晨,在一夜之间,国军士兵便齐刷刷的开了进来,上海的老百姓怎能不感到扬眉吐气?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在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的阴影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6年2月成立“京沪抗日秘密指挥部”。
曾在193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表现卓异的张治中将军被任命为该机关长官,并负责作战预备、构筑工事及训练军队事宜。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蒋介石还给张治中特拨了一节专用车厢,在紧急情况下,这节车厢可以随时挂在沪宁铁路线上的任何一次列车上。
“卢沟桥事变”后,隐蔽了一年多的“京沪抗日秘密指挥部”浮出水面,张治中也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张治中曾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并亲历北伐战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深得蒋介石的青睐与信任。
北伐胜利后,张治中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在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时任第五军军长的张治中指挥87师、88师在抗击日军侵略中取得了不凡战绩。
而这一次,主动前插的国军,正是当年英勇抗击日军的87师、88师。
1937年7月8日,就在“卢沟桥事件”爆发的第二天,正在青岛养病的张治中将军拍案而起,他坚决拒绝了外籍医生的再三劝告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南京。
随后,张治中便被蒋介石任命为京沪警备司令,负责南京到上海一线的防务。
在此期间,华北战事日趋激烈,国军大量兵力北调,此时张治中的手里仅有87师、88师这两个德械师和几个保安团。
所幸的是,第2师的一个补充旅及时赶到,张治中当即命令其中一个团化装为上海保安队进驻虹桥、龙华机场,另一团则化装成宪兵开进松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化装成保安队的国军士兵刚刚进驻虹桥机场,就与日本兵发生了一起激烈的冲突。
8月9日傍晚,为刺探中国军情,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与一等兵斋藤与藏乘坐一辆军用摩托车横冲直撞。
当他们试图穿越虹桥机场时,警戒的国军士兵示意其停车检查,但日本兵非但不听劝阻,反而开足马力强闯警戒线。
如此,中日大战迫在眉睫,这也为之后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揭开了序幕。
假道伐虢的故事告诉我们,糊里糊涂,目光短浅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孟达的下场有多惨?
太监净身过程是怎样的?揭秘你不知道的阉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