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历史趣闻 > 薛仁贵 >

历史上有薛仁贵这个人吗(薛仁贵确有其人吗)

趣爱秀 2022-10-27 20:24:20 原文链接:网络

功名待寄凌烟阁

还是先说了冷知识吧,其实关于凌烟阁很多现代人都有个误会,觉得在里面只有唐太宗钦点的开国二十四功臣,之后唐朝所有的社稷重臣都不再有资格进去。事实上终大唐一朝,那里面留下的功臣画像足足100多人。

所谓凌烟阁本是长安城太极宫西南三清殿旁的一个偏僻小楼,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比较喜欢跑到那里独处躲清静。多次忆往昔峥嵘岁月后,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命令阎立本绘制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画像于阁内,从此孤独的帝王时时于此感怀岁月无情。

其实李世民这个创意有点抄袭的意思,汉光武帝刘秀就有云台二十八将的典故,只是名声不算太大。更早之前西汉宣帝有感于匈奴归降,在麒麟阁也留下11位功臣的画像,而且宣帝玩的比后人还花花,第一功臣霍光连名字都不写,只尊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李世民驾崩后凌烟阁确实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但随着凌烟阁的名声越来越大,从唐中宗李显开始,陆续不断有新人进驻。李显把抵抗武则天的上官仪给扔了进去,这个举动其实有点翻案的意味。

后来历代君王又把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送了进去,又有把神龙政变中立下大功的张柬之等人送进去的,随后还有追加进去的开国功臣裴寂、刘文静等人,苏定方、张巡这类社稷功臣也不能少,连鱼朝恩这种太监都有一席之地的。

故此唐朝中后期的凌烟阁含金量不是很高,颇有许多非常冷僻的名字,故此后世大多只愿意记第一批入阁的名臣,时间长了,也就错以为凌烟阁上一直只有24个人的画像。



力尽辽东不肯回

该说说薛仁贵啦,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名将,但是他的故事不像评书里那么曲折,贞观末年投军后上级张世贵没压他军功,给了他充分施展的舞台。在安市城薛仁贵一战成名,被李世民钦点为下一代名将。

到了高宗朝薛仁贵连续参与平灭高句丽与攻伐铁勒之战,终成一代名将,但是随后在与吐蕃的大非川战役中惨败,被褫夺一切职务,成了平民。但高宗还是顾念他的救命之恩(宫中洪水,薛仁贵墙外示警),再次起复,几经沉浮后薛仁贵在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任上病故,终年70岁。

唐高宗也算念旧情,追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由官府提供车马送灵柩回乡。但意味深长的是薛仁贵的爵位并没有追授,依然是郡公,明显低于那票开国功臣,甚至连苏定方都不如(苏是国公),并且没有给谥号。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最后扯淡下薛仁贵没上凌烟阁的事儿吧,如果以功劳来论的话他是有资格补录的,李世民搞画像时他确实没展露头角,但唐代宗都把与他同时期,功劳还不如他的娄师德放进凌烟阁了,怎么看都不至于少薛仁贵那点地方。

既然薛仁贵不是差在功劳上,那就得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影响一个死人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他的子孙,别说还真有点收获。薛仁贵的第五个儿子叫薛楚玉,在玄宗朝因为不称职被开除了。

当然,在唐朝被开除很正常,不至于连累老子的荣誉。可要命的是这个薛楚玉还有一个叫薛嵩的儿子,这家伙干了件很牛的事儿,安史之乱时投靠叛军了。虽然后来又归顺唐朝,还混了个郡王当,但背叛者的标签肯定撕不掉,想让后来的皇帝给你家祖宗进凌烟阁?怕是做梦吧?扯淡完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