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导航
趣爱秀 >趣闻探索 > 考古发现 >

凌家滩遗址具古国雏形 中华文明史或提至5300年前

趣爱秀 2016-07-01 22:56:34 原文链接:网络

展现“众星拱月式”社会结构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为了解凌家滩遗址和凌家滩文化内涵,自2008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以往凌家滩遗址墓地发掘取得重大收获的基础上,以“探寻活着的世界”为目标,围绕凌家滩遗址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钻探、发掘工作。到目前,已连续6年开展了8次区域系统调查,踏查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通过2008年至2013年对凌家滩及其周边的连续区域系统考古调查、2011年至2013年对凌家滩遗址本体的勘探、2013年对凌家滩遗址石头圩区域及外围韦岗遗址的发掘,证实了凌家滩遗址规模巨大、功能齐全、等级分明,是一处大型中心聚落,且在其周边分布着规模不等的至少10处以上的中小型聚落。

韦岗遗址距凌家滩遗址约2.7公里,为一处凌家滩文化时期的“卫星村”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230平方米。在遗址南侧边缘发现一条沟状堆积,已发掘长约19米、宽约5米的一段,沟内有一条用碎陶片、石块铺成的类似道路的一段遗迹,长约6.7米、最宽约1.3米。另在沟底发现一批柱洞共有近百个,其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出土的凌家滩时期遗物有陶鼎、缸、豆、纺轮、饼、丸等,石器仅有少量残损的锛、斧、凿,但砺石较多。此外,动物骨骼发现较多,包括牙齿、颌骨、鹿角等。首次发现的类似道路的遗迹和成批柱洞则填补了凌家滩时期居民生活材料的空白,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食物选择的倾向性。

发现规模最大“环壕聚落”

凌家滩遗址本体所发现的内外两重壕沟是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发现。考古专家在凌家滩中心聚落遗址外围,发现了一条长达2000米、最宽约30米、深约2米-6米不等的大型环绕壕沟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期最大壕沟遗址之一。考古专家认为,5300多年前的凌家滩先民,有规划地营建这一大型壕沟,与后世的“护城河”作用相似。这一大型壕沟是划分居住区与贵族墓地的一道重要界线,居民区集中在壕沟环绕的区域内,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大约相当70个以上的标准足球场,是同期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遗址之一。在其外围还有零散居住点,以挖槽填红烧土作为建筑的基础,以木骨泥墙为墙体,并出现了面积至少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特殊建筑。

这一完整聚落的发现,获得了凌家滩先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信息,尤其是对遗址的布局、建筑形式、饮食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拥有大量玉石器,还发展了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为研究凌家滩文化社会的组织结构、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及其人口数量、氏族内部和氏族之间的等级差异等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野。

朔知研究员认为,凌家滩壕沟遗址的发现,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环壕聚落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这一壕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大型公共工程,营建这样的壕沟光土方量就达十数万立方米,这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十分罕见。这说明当时社会不仅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而且已具备一定的权力号召和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即具备行政管理能力,迈出了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重要一步。

当时或已进入“古国”时代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境内,为距今5800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朔知说,凌家滩文化正处于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节点上,其文化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壕聚落”的发现,并结合业已发现的大型祭坛、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大型红烧土建筑,及功能多样、精美绝伦的礼制性玉石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凌家滩人口的繁盛,中心与周边的等级分化十分明显。

朔知认为,凌家滩文化在社会组织、贫富分化、玉石器制造等方面都是同期文化中表现最突出的,凌家滩遗址中祭坛、大型壕沟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发现,显示其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集军事指挥、宗教祭祀和社会管理于一身、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区域性政体——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时代,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凌家滩遗址的5大未解悬疑

日前,凌家滩遗址又传出了好消息:经过20多年、5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并且,遗址的第六次考古挖掘也将启动,并借助更多高科技手段进行现场勘探。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距今5300年, 因其各类遗存齐全,专家评价,凌家滩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自从1987年凌家滩第一次发掘以来,虽然已经经过5次发掘,但凌家滩仍旧给考古人员留下众多未解、难解之谜。凌家滩的先民们是如何创造出这样奇迹的?凌家滩的玉料来自何方?是什么将数吨重巨石摆成“巨石阵”……

——谜团——

先人如何钻出直径0.15毫米的微孔?

在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个玉人,方脸、阔嘴、细长目,双手举于胸前,五指分开,手掌向内,呈站立姿势,背面扁平,有对钻的小孔。

直到现在,我们都不能明白,在5500年前的凌家滩,先民竟可以用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钻管在玉器上打出孔径0.15毫米的微孔来,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

这不光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微型管钻工艺技术,就在科技相当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只能用激光才能完成。所以这还是一个谜。

啥工具将数吨重巨石摆成“巨石阵”?

考古专家介绍,凌家滩的“巨石阵”原本有好几处,很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炸碎了。这些巨石原来的高度有的五六米,有的达八九米。

但经钻探发现,凌家滩的地表底下和裕溪河的河床底下还埋藏着许多巨石。其用途可能也与英国等地的“巨石阵”一样,与观察天文、太阳运转有关。凌家滩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有巨石遗存的唯一遗址,其建筑年代早于英国巨石阵1000年左右。经研究,这些巨石均来自距凌家滩5公里的太湖山,在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都极低下的5000多年前,先民是如何将如此高大笨重的石头开采出来并雕刻成石柱?又如何从5公里以外搬运到凌家滩?

凌家滩的先民到底如何生产生活?

安徽省考古所吴卫红主任表示,即将启动的第六次发掘,他们最想解决的是了解凌家滩先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吴卫红说,以往的几次发掘中,对于墓葬的发掘较多,但关于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基本是个空白。此次在钻探中,他们已发现了疑似居民生活区域的红烧土区。所以希望能够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比如说:古人居住的房子什么样?生存的环境如何?生产中的农业种植什么,是水稻还是别的什么?玉器在哪里生产?怎样生产等一系列问题。

“护城河”是否属于凌家滩时代?

吴卫红介绍,在此次钻探中还发现了包围红烧土的壕沟,相当于古代的“护城河”,总共长度达两千多米且宽度不等,壕沟深度在1.1—1.9米,而在沟的钻探中还发现了极其少量的凌家滩时期的陶器。吴卫红说,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该壕沟就是凌家滩时期的,但至少说明这条壕沟可能跟凌家滩有关。

凌家滩遗址为何中间出现断代?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说,凌家滩文化起于距今5800年左右,最晚甚至可以持续到距今4000多年,跨越了漫长的时间。而凌家滩文化经过两度兴衰,中间出现了中断,而这样的中断是怎么形成的,至今是个谜。

吴卫红也用“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缓起勃兴,盛极忽衰,昙花独秀,了无踪影?”表达了对凌家滩文化忽然断代的疑问。

——释疑——

凌家滩玉料可能产自肥东和庐江

经连续五次发掘,凌家滩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可谓“感动中国,震撼世界”。但这些精美玉器的玉料来源一直是个谜。有专家说,它们可能是来自距其数百里之遥的霍山,也有人说它们就产自附近肥东和庐江。为解开这一谜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作,对凌家滩出土的玉器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凌家滩的部分玉料可能就产自附近的肥东和庐江。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李青会表示,他们对凌家滩1987年和1998年部分墓葬发掘出土的玉器,以墓葬为单位、多个批次的近300件玉器通过无损伤测试的方法,运用能量色散型射线荧光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手段,分析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后发现,凌家滩出土玉器的用料非常丰富。它们中有透闪石(软玉)、阳起石(软玉)、蛇纹石、石英石(水晶、玛瑙、玉石)、滑石、迪开石及明矾石。尤其是透闪石几乎占到60%以上,部分墓葬甚至达到80%。

李青会说,这些玉料应来自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虽然目前还没将凌家滩的玉石成分和其他地方,包括当地的玉石成分做对比,但因附近的庐江就有专门产明矾石的矾山镇,在距其不远的肥东一带,具备生产透闪石和蛇纹石的地质条件。5300多年前的古人,很可能就近取料,凌家滩玉石很可能就出自庐江和肥东。

凌家滩遗址是裕溪河流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遗址

为进一步探明凌家滩遗址的结构和功能分区,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在遗址周边开展大范围区域系统调查。截至目前,裕溪河流域已调查面积约260平方公里,姑溪河流域已调查面积400余平方公里。一系列考古发现为揭示凌家滩遗址产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提供了重要线索。

但以往所知的仅仅是大型墓地部分,而对整个遗址的面积、功能分区、有无特殊遗迹、是否存在聚落群等诸多问题都缺乏了解。基于这种状况,省考古研究所2008年底开始对遗址周边开展大范围系统调查、勘探工作,以全面了解遗址本体、周边遗址分布等情况。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在裕溪河流域已调查的约260平方公里范围内,目前共发现先秦遗址50余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20余处,而与凌家滩年代相近的有10余处。在姑溪河流域4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目前共发现先秦遗址近百处。在遗址的外围,通过勘探还发现了一条壕沟。

目前,朔知正带领一群网上招募来的考古志愿者对4年来的调查、勘探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他说:“目前可以知道,凌家滩遗址是裕溪河流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遗址。该遗址本身的年代延续了数百年之久,主体年代与崧泽文化的年代相同。居住区主要在平地之上,贵族墓地则位于山冈高处。”

相关文章